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,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李心沁以“八十载荣光与中医康复使命的传承”为主题,贯穿“固本培元、经络畅通、筋骨强健、辨证施治”四大中医理论,为2025级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新生讲授了一堂思想深刻、内涵丰富的“思政第一课”。

课上,李心沁引领同学们回溯烽火岁月,通过讲述抗战中医人以仁心为盾、医术为剑,在缺医少药的绝境中就地取材,针灸推抚愈战伤,创造生命奇迹的感人故事,勉励新时代学子要承"以草为药、以针代刀"之智,炼"辨证施治"之能,守仁心护民康之志,让中医精神在复兴征程中生生不息。
随后,李心沁以"固本培元"为纲,系统介绍了学院概况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情况。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作为学院特色专业,重点培养能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手法,融合现代康复技术,为患者提供治疗、康复、保健全周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。这种"传统与现代交融、技术与人文并重"的培养模式,正是对"固本培元"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谈及大学教育的意义,李心沁以中医"经络畅通"为喻,为新生描绘了一幅学业与身心协同发展的成长图景。针对新生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适应期问题,李心沁建议通过制定系统学习计划、培养专业兴趣、构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、参与校园文化浸润等途径,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
在青年榜样环节,李心沁讲述了“筋骨强健”的奋斗典范。学院优秀毕业生王俊凭借扎实的按摩技能和顽强的毅力,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冠军,为新生树立了“突破障碍、超越自我”的学习榜样。在展望未来规划时,李心沁立足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部署,深入剖析了康复治疗领域面临的人才供需矛盾,勉励新生运用“辨证施治”的智慧,主动把握康复医疗产业升级的历史性机遇,用青春汗水铸就中医康复事业的崭新篇章。
最后,李心沁寄语新生要“以史为镜”,传承抗战中医智慧,将传统医学的应变精神融入现代康复实践;“以技立身”,通过推拿力度、穴位精准度实现专业技能与人生价值的双重升华;“以心为灯”,秉持“技术无障,心灵有光”的信念,以人文关怀照亮康复之路,让中医康复事业在专业精进中绽放温度。
李心沁的讲授既彰显了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独特魅力,又为新生们绘制了清晰的成长蓝图,点燃了中医康复学子的奋斗激情。同学们深受触动,表示将以抗战先辈的仁心风骨为楷模,以优秀学长的奋斗足迹为榜样,精进专业技能,传承中医智慧,为守护人民健康、推动中医康复事业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。